市政协委员甘雨灵、许建国反映,近几年,我市交通执法与运管部门主动出击整治“黑车”,全市非法营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,道路运输秩序进一步好转。但是需要看到,彻底根治“黑车”任重道远,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:一是“黑车”现象损害出租车合法经营者的正当利益,扰乱正常的交通营运市场;二是“黑车”随意拉客,影响城市交通秩序,加剧交通拥堵的发生;三是“黑车”一但发生事故容易引发赔偿纠纷,当事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,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。
为此,建议:
一、充分利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黑车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,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,让广大群众认清“黑车”的社会危害性,从行动上自觉抵制“黑车”。同时,设立公开举报投诉电话,发动群众揭发举报“黑车”,并对公众提供的有效线索给予必要的奖励,使“黑车”成为人人喊打的“过街老鼠”。
二、要建立打击“黑车”常态化工作机制,整合交通、公安部门执法资源,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良性互动,形成监管合力,持久地开展查处、取缔“黑车”专项行动, 对“黑车”露头就打,严管重罚,达到“查处一起,震慑一片”的效果,在全市形成打击“黑车”的经常性高压态势。
三、认真研究出租客运市场的供求状况,加强偏远社区、大型综合市场、公共交通不便之处的公共交通建设,减少人们出行时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机会和需求,不给“黑车”留下生存的市场空间,如果无利可图,“黑车”自然就会销声匿迹。
四、要疏堵结合,交通执法部门主动加强与各县区人力社保局、民政局、残联、街道社区的联动,建立帮扶关爱机制切实解决非法营运人员中的低收入群体,特别是残疾人的生计问题,帮助他们找到收入稳定的就业岗位。
上一篇:关于改进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建议